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药学院第十期“教授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发布日期:2016年10月24日 13:40:04点击数:

2016年10月21日下午,本年度药学院第十期“教授论坛”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药学科研楼五层报告厅按计划举行,这是本学期第二期教授论坛。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的臧恒昌研究员和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所的孙隆儒教授为在场师生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臧恒昌研究员是制药工程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制药工程与药事管理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常务理事、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共性问题研究;中药生产过程分析、质量评价及质量过程控制;血液制品及生物药物的工艺过程研究、优化与控制和信息化管理研究;药用复合辅料的研究。此次讲座主题为“让药物更有效——我与近红外的故事”,主要以影响药品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关键属性为研究对象,介绍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生化药物以及药物制剂生产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验设计等方法解决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方法学问题。同时,臧教授还结合个人的科研经历谈了对于科研工作的体会和认识。

孙隆儒教授为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和天然产物结构修饰研究。此次讲座的题目为“白花丹参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本讲座结合其课题组多年的工作,介绍了对白花丹参的研究进展。白花丹参是丹参的变型,主产于山东,2002年收录于《山东省中药材标准》,其根茎在山东地区常替代丹参使用,临床上用于活血祛瘀,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等。在原产地,白花丹参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本讲座主要介绍了白花丹参中丹参酮类和酚酸类成分的分离鉴定情况、丹酚酸A的转化与制备、总丹参酮和总酚酸等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丹参酮类和酚酸类单一成分的抗炎活性评价等,为白花丹参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白花丹参的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

两位教授的精彩报告引起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大家就相关的研究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座的师生均表示通过教授论坛,促进了交流,增进了了解。最后,教授论坛在大家的踊跃讨论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王小宁 审稿人:刘新泳